关于我县农村村级组织“三资”情况的调研报告
来源:金川县政协   作者:金川政协办公室   点击数:1677   日期:2018-12-05   字体:【

关于我县农村村级组织“三资”情况的

调研报告

 

   农村村级组织“三资”工作事牵,根系民生,领导关切,群众关心,为全面深入地了解我县农村村级组织“三资”工作现状和管理、使用、经营状况及综合效益发挥情况,为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想法子、找路子,为助力脱贫攻坚提供决策参考,按照州政协的统一安排部署,在州政协联系领导的关心,县委、政府主要领导的高度重视下,金川县成立了以县委、政府和县政协有关领导为组长、县级有关部门和县政协有关委室组成的调研工作组,在3月28日召开动员及培训会的基础上,到全县22个乡镇,采取深入乡村“听、看、访”的形式开展调研。普遍认为:“三资”调研进一步提升了基层干部对“三资”工作的认识,对摸清家底,促进规范管理,挖掘资源潜力,推进资产盘活,促进发展集体经济具有现实和历史意义。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:

  一、金川县农村村级组织“三资”基本情况

金川县位于川西北高原、阿坝州西南缘,辖22个乡镇,109个行政村,3个社区居民委员会,幅员面积5550平方公里,全县森林覆盖率达42%全县土地资源总量616.48万亩,其中,农用地543.61万亩,包括:耕地10.89万亩(土地确权数据)、园地2.12万亩、林地211.16万亩、草地314.63万亩、其它4.81万亩、建设用地1.13万亩、未利用地71.74万亩;村资产总额29448.29万元,其中,流动资产7578.89万元,包括:现金218.17万元、银行存款6149.231万元、应收款项1209.82万元、对外投资1.67万元;固定资产21792.68万元,包括:生产经营用固定资产3030.03万元、非生产经营用固定资产18762.65万元;农业资产76.72万元,包括:牲畜资产32.77万元、林业资产43.95万元;村负债总额5000.32万元,其中,短期借款97.03万元、应付款项4150.22万元、长期借款及应收款753.07万元;所有者权益总额19800.81万元。109个行政村中,目前有集体经济的村13个,占行政村的11.92%,其中有经营性收益的村仅占8个,收入均在20万元以下,截止2016年,经营收益46.13万元。2017年制定发展集体经济规划村19个。全县集体资产总量小,集体资金匮乏的情况突出,如果剥离上级拨款,村集体运行资金基本为零。挖掘集体资源,盘活集体资产,积累集体资金的任务十分艰巨。

二、金川县三资工作的有效经验和存在的突出问题

(一)金川县“三资工作的有效经验

一是强化对“三资”工作的领导。近年来,县委、县人民政府高度重视村级组织“三资”工作,综合施策加大资产和资金管理,创造条件,激发资源开展潜力,成立了此项工作的领导小组,压实了各方工作责任,特别是在重要会议上对村级组织“三资”工作作专题研究,出台了推进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文件,落实了具体发展措施,积极支持各乡镇村探索集体经济的发展路子,将全县村级组织“三资”工作提高到应有的高度来抓来管。

二是推进了规范化管理。做到有序管理集体资源,有效管理集体资产,有力管理集体资金按照科学、规范原则率先在全州建立了“5+1”村财民理乡监管制度(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制度、财务管理暂行办法、村务监督制度、财务公开制度、资产管理制度和业务流程)。及时成立村务监督委员会完善了财务审批程序,有效整合监督力量,积极督促村务、财务等公开。特别是把好资金管理关,从建立机制入手、强化保障做起,对村级报账员工作职责、开支审批限额、工程项目招投标管理、报账程序、资金管理、票据管理和“三资”档案管理等作了详尽的规定,使全县“三资”管理工作真正做到了有章可循、有据可依把好资金审批关,村级支出严格执行预决算制度,实行民主监督,民主理财;把好资产资源处置关,对于村集体经济组织资产和资源出售、转让、承包、租赁等,由村“两委”制定方案,乡财政所给予指导、监督;把好合同签订关,资源发包合同由村委会拟定,乡财政所审核把关,并报县农经站备案。

三是充分发挥支部引领作用。强有力的支部班子是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核心所在。卡拉足乡玛目都村是金川县52个建档立卡贫困村之一,平均海拔2700米。经济来源主要以种玉米、马铃薯、中药材和务工收入为主,2015年人均纯收入5600元,低于全县平均水平。在支部的引领下,该村采取引进企业模式发展集体经济启用“支部+公司+合作社+农户(贫困户)”新的模式,依托金川县阳光天籁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,建立“股权量化”和“返还式脱贫”两种机制发展特色产业,增加集体经济收入一是推行股权量化机制,将320万元财政支农资金投入公司形成资产进行量化核算、打包作股,公司每年拿出财政支农资金的10%即32万元,按村集体30%、贫困户20%、剩余农户50%的比例分红,实现了“资源变资产、土地变基地、农民变股民”,贫困村成功走上了产业引领、脱贫摘帽的“好路子”。二是建立了脱贫攻坚“返还帮扶”模式,整合涉农项目资金扶持贫困户发展产业。每户确保扶持资金1万元,按年不低于效益资金的20%还款,村集体将返还的资金用于产业循环发展,壮大集体经济,现已脱贫1663人,贫困发生率由原来的16%降低到现在的1%。庆宁乡松坪村是一个典型的高半山村,境内山高坡陡,区域劣势明显,在村支部的引领下,发挥主观能动性,整理荒芜集体果园40余亩,栽种优质苹果和花椒,目前果树尚不能产生经济效益,在林下种植高山马铃薯和青豌豆,积极探索了高半山集体经济收入路子。在卡拉足乡二普鲁村旅游经济发展,在安宁镇莫莫扎村养殖小区建设中处处可见支部引领带来的新气象、新变化。

四是放大国家投入资金效应。针对近年来国家投入的发展资金,在不改变资金用途、确保集体资金安全的前提下,以集体资金为中心,吸纳社会和个体闲散资金用于发展,发挥了国家投入资金的引领效应,放大了资金投入实效。马尔邦乡白纳溪村于2013年经州级联系单位协调扶贫资金30万元,在严格程序的基础上购买牛64头发放给全村64户群众,群众分三年返还1600元资金在集体经济账户中,截止2015年12月,返还至集体账户资金达10.2万元,结合今年下达的45万元产业发展资金,共55.2万元,经全体村民通过,以10%的利率借贷给产业发展大户,无偿借贷给3户贫困户每户1万元,用于发展产业,充分发挥资金效益,促进了该村产业合理布局。在马奈乡卡卡足村,2013年在双联单位州直机关工委的协调下,争取扶贫产业发展资金20万元发展产业。向该村每户农户借助1000元发展种养殖业,每户每年向村两委归还100元,10年归还完借助款,归还的借助款作为村集体经济收入。同时,剩余资金纳入村集体经济,增加集体资金收入存量。

五是加快有辐射带动力的专业合作社建设。紧紧抓住发展专业合作社带动群众增收致富这个路子,壮大集体经济。如卡撒乡巴拉村的中峰养殖专业合作社,31岁的郭发光是2015年建档立卡贫困户,依靠精准扶贫惠农政策,通过小额贷款筹资8万余元,在2015年发展中蜂200余桶。2016年成立了金川雪域嘎达山养蜂专业合作社,实现利润26万余元,实现了脱贫目标。脱贫不忘共同致富,今年,无偿提供给5户贫困户25桶蜂源。在自身努力和政府帮扶下,养殖规模进一步壮大,合作社成员已达30余户,养殖规模1000余桶今年,有关部门与乡党委政府和村两委已经达成意向性协议,将注入一定集体产业发展资金,收益按一定比例返还给村集体

六是充分利用资源发展集体经济。充分利用山区林地资源优势,积极发展林下种养殖项目,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强势,大力发展集体经济。马奈乡在两个村中大力发展乌梅种植,经过3年栽植,目前规模达1000余亩,为持续壮大村集体经济发挥了积极作用。观音桥镇石旁村,利用优势旅游资源积极探索物业经济发展,深挖民俗文化,融合一三产互动的路子。积极借助“四A”景区这个平台,成立40余人组成的唐卡绘画专业合作社,村两委利用上级支持的产业发展资金及整合其它资金,拟在镇的主要路段购买铺面用于唐卡及土特产品销售。唐卡和土特产品销售资金中的按比例与铺面租金纳入集体经济,积累壮大集体经济收入。

(二)金川县三资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

   近年来,我县农村村级组织资金管理不断完善,但均未成立集体经济组织,资源开发简单、粗放,资产管理形式单一,城乡结合部的村级组织大多有经营性资产,但部分村民对村级组织缺乏信任,对发展壮大集体经济缺乏信心,产生经营性效益较好的较少。

   (一)观念滞后是最大的阻碍一是村干部普遍带头致富能力较强,但对带领致富主观能动性不强,办法不多。二是分散的家庭经营使村民集体观念、民主管理意识淡漠,有的村民只忙于外出务工,对集体的事不关心、不过问、不了解,对发展集体经济漠然漠视,对集体经济发展后的期待多,但普遍参与意识不强。三是部分乡镇干部缺乏规划指导,有急功近利的思想,对集体经济这项不能立竿见影的工作投入精力不够,缺乏规划指导,乡镇内不能形成一盘棋,更不用说与周边统筹衔接共同发展。

(二)精细管理是最薄弱的环节。一是“三资”管理的台账不完善、不全面。对村级集体的资金、资产的管理做到了账款、账物相符,管理也很严格,面对资源,尤其是土地,特别是荒山荒坡等的管理登记不全、不细,造成资源底子不清、管理不规范。二财务管理不够规范。个别村由于思想认识不到位、群众意识淡薄,公开的内容、形式、时间不符合要求,有的对重大支出项目没有专项公布;实质性内容公开不细。是资产使用效率不高,未完全发挥作用。维护、维修不到位、不及时,损耗较大。四是各村的土地在最新一轮土地确权时,与原始土地面积出入较大。

(三)基础不牢是最大的短板。近年来,我县交通、通讯、电力等基础设施有了极大的发展,有的甚至走在了全省少数民族地区的前列,但离中心城市较远,交通条件仍然滞后,通讯保障及电力设施仍然落后,新技术网络架构尚内形成的现实难以改变,与内地发达区县在信息流、资金流、物流等方面差距明显,发展集体经济举步维艰。

(四)如何融资是最大的难点。如果没有资金的支持和扶持,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将无从谈起,近年来,我县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走的就是一条从输血到自身造血的路子。要使村级集体经济走得健康长远,就要突破融资难这个问题,有效利用金融这个调节性杠杆作用,丰富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“营养”。

(五)产权制度改革是最大的瓶颈。去年以来,中央及四川省相继出台加快农村产权制度的相关意见,只有突破了产权制度改革这个瓶颈,农民赖以生存的土地资源才会迸发生机和活力,农村发展将会迎来又一个春天。

四、对推进金川县“三资”工作开展的几点建议

    (一)强化责任担当,增强对村级组织“三资”工作的全面认识要充分认识到“三资”工作是农村各项工作的总开关,实现脱贫致富的总路径,切实增强各级干部职工推动和做好“三资”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。适时成立发展集体经济机构,增强村集体领导能力、带动能力和发展能力指导村级集体经济发展,明确各自职责,使这项工作不流于形式,当前,在设置机构还困难的前提下,要明确厘清各级财政主管部门、农业部门和农工委的此项职责,走出谁都在管,谁都管了一点,但谁都没有真正管到的怪圈,切实提高“三资”工作,特别是集体经济发展实效。

()加快建立农村集体资产动态管理系统。在农村“三资”清理的基础上,进一步清理核查,摸清家底,建立健全“三资”台账,并积极探索建立农村集体资产信息动态管理系统,加快土地等资源租赁等信息平台建设,促进资源的体内处循环,推动资源高效利用。

分门别类,合理规划壮大集体经济布局。一是在河谷地带及经济基础较好、基础设施条件较优的地区利用本地生态、文化、旅游资源,发展休闲农业、乡村旅游、科技服务业等新产业新业态,实现集体经济可持续发展。二是在基础条件较差、区域劣势明显,土地贫瘠的边远牧区,发展“飞地扶贫”发展模式,采取园区开发式、企地合作式、项目托管式发展壮大集体经济。三是在高半山中生态条件差,导致集体资源沉睡村,将集体闲置资源纳入退耕还林政策,增加集体经济收入。四是有国家重大项目建设区的村整合集体赔付资金,入股企业来增加集体经济收入,借壳借力借智引进优质企业融合资金,增强自身造血功能。

(四)加强人才队伍建设。一是加大对培训力度,提升管理素质和水平,采取集中定期实施专业技能培训和业务部门进行对技能指导服务。二是增强人才贮备,引导优秀年轻党员干部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任职,吸引外出务工人员、高校毕业生、退役军人中的优秀人才到村集体经济组织任职。

 


版权所有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阿坝州金川县委员会

屯上街5号  邮编:624100

蜀ICP备18017262号-1 易极天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 电话:400-8600222